山大官网| 搜索

信息动态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动态 -> 正文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金山教授谈“文化共生与亚洲命运共同体”

信息来源:霍杨 发布日期:2018-05-08

5月4日,由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办,“一个亚洲财团”赞助的“从文学・文化的传统与共有展望亚洲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第七讲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贴专家金山教授做主讲,题为“文化共生与亚洲命运共同体”。

金山教授首先播放了一个科大讯飞机器翻译展示的短片,引出了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运用并从外国语学院院长以及外语教育者的角度谈到外语专业的危机感,指出外语教育不能再仅仅停留于“外语教学”,而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教育”。将来的外语人才不能只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与纽带,而必须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要有多元文化素养,要成为“外交家”。然后,金山教授结合生态学中的“共生”阐释了“文化共生”的概念,强调了“文化共生”与生态学中的“共生”不同,是多元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结、共栖、共存的文化状态,是以多元文化和谐发展为旨趣的,并结合亚洲共同体内的各种共生的案例,强调了所有共生的基础皆为文化共生。之后,金山教授结合“休・赛顿・华生”对“民族”的定义,从民族共生的视角探讨了文化共生的可能性。提出“民族意识”是一种自我认同和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同,民族意识的形成机制与民族性被否定密切关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提到,“20世纪交通手段与通讯手段的改善及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相互依赖的状况,加大了排斥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以维持生计为目的的一部分小而孤立的农村共同体外,完全拒绝现代化与西洋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亚洲共同体乃至世界一体化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地也在不断发生纷争,其诱因几乎都是民族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民族纷争原因加以深度解析,思考解决民族纷争的解决方案。金山教授提出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并不一定就会引起纷争,纷争往往因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歧视、欺压其他民族而引发,而纷争又会激发受欺压民族的民族意识,成为民族独立运动的诱因或契机。在常态下,相互之间的不同,不仅不会成为引发纷争与对立的诱因,还会构成多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正能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共生思想和理念,例如“天人合一”所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与人的共生思想,这些都为多文化共生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最后金山教授强调人类现在面临着包括环境问题民族纷争等共同的现实课题,需要各民族的共生发展。并用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结束了本期讲座。

讲座的最后,主持人吴松梅总结了讲座内容,对金山教授表示了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可以引起同学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增进同学们对多元文化共生的了解。

来自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哲社学院等学院的各专业的本硕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